宜昌市夷陵区“三措并举”化解林权登记难题
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廖家岭村三岔沟柑橘场(小地名,下文简称“三岔沟柑橘场”)山林属集体林地,由该村7户村民实际使用,但未签订林权承包合同,也未颁发林权证,仅有村委会与7户村民达成的林权调解协议(林权界线仅有文字描述,但无图形数据),群众对林权确权登记到户意愿强烈。为彻底解决该片区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夷陵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林业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属地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高清三维航飞数据,创新实施“划片调查+图上指界+协同实施”工作模式,开展上门服务、集中审核、现场发证,成功为三岔沟柑橘场7户9宗林权办理不动产权登记发证,实现林权不动产登记群众“零跑腿”“零费用”,为化解基层林“权属确认难、调查成本高、协调难度大”一直是林权登记在基层工作实践中的难点和痛点,“划片调查+图上指界+协同实施”的林权登记工作模式旨在解决这些难点和痛点,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一是以“划片调查”框定林权权属边界。林地覆盖面积广,历史上多轮林权确权登记主要以“四至描述”确定权属界限,无矢量坐标数据,若逐户开展权属指界确认,易出现相邻界限重叠、图数不一致等问题,调查测绘成本高,实施难度大。通过利用高清三维航飞数据,将清晰的林地边界(地理地物)与国土变更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数据套合叠加分析,对权属重叠部分予以扣除,整体划片设置林权调查单元,以“化整为零、划片调查”的方式框定林权权属边界,三岔沟柑橘场7户9宗整体划定林权范围445亩,为分户权属边界确认奠定基础。
二是以“图上指界”疏通实地调查堵点。林权地籍调查相比于其他建筑物地籍调查,具有调查区域大、界址点确认难、调查成本高等实施难点,在工作实践中,因山高林密无法通行,时间跨度长相关指界人难以找寻,相关权属来源材料中“四至描述”在实地中难以确认,实地测量成本高,实施难度大。为解决这些难题,在村委会的组织下,经权利人一致同意,基于框定的林权调查单元,相邻7户权利人在高清三维航飞图上逐一指认边界,测绘人员现场图解绘制相邻权属界线,形成封闭宗地范围和面积等初步成果,经权利人多轮磋商研判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经7户权利人均签字确认的权属界线地籍调查成果,为林权承包合同和林权登记形成基础数据。
三是以“协同实施”化解部门协调难点。林权登记涉及地籍调查、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承包合同签订备案、公告、林权登记、证书颁发等工作,存在多部门协调难、多环节衔接难等问题,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会同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联合出台《妥善规范处置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措施》。基于该文件,夷陵区建立“时序衔接+责任共担”的林权登记行政协同体系,纵向明确“地籍调查+林权承包合同签订备案+林权登记”业务流程,横向构建乡镇政府统筹,乡镇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信息互通、链式推进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各环节数据同源、标准统一、衔接有序。
下一步,夷陵区将按照国家、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关于化解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统一部署,着力在试点经验拓面、合同网签系统集成、不见面审批等方面持续探索,形成一套成本低效果好、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山区林权登记实践经验,助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