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县市动态

远安县“4+5+3”思路破局 低效用地焕新颜

日期:2024-11-12 15:44来源:远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阅读量:

  远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断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创新做法,梳理堵点难点,逐一优化政策工具,提炼多元化盘活改造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资源节约配置和利益多方共享,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远安案例”。

  “四个机制”精准认定

  统一标准。制定远安县低效用地调查认定标准,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建立低效用地数据库、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实施提供支撑。

  正负引导。制定“必选清单+豁免清单”刚弹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盘活布局散乱、利用低效、用途不合理、建筑危旧、设施落后等严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低效建设用地为突破口,同时,统筹考虑老旧小区、危旧房改造和“三线”建设工业遗存保护、“军工+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延链强链及农产品初加工等因素,兼顾“护民生、护产业、护文脉”、平衡各方利益稳妥慎重推进。

  量性结合。围绕产业业态、亩均税收、国土空间规划、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等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准确界定,采用座谈会、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踏勘等方式,邀请测量、评估等第三方机构参与,精准测定企业投资完成情况、未动工开发面积,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确保低效用地排查结果合情合理合法。

  校核修正。通过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纳税记录、用水、用电记录等信息,组织工业园区、发展和改革、经信、财政、住房建设和更新、统计、生态环境、税务、城投等部门协同配合,对调查成果进行检验印证,下发各乡镇推进校核修正工作,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增强调查数据的可信度和相互印证关系。

  通过排查摸底,最终初步认定全县低效用地43块,1792.67亩,其中,低效工业用地32块,面积1773.81亩;低效居住用地2块,面积9.16亩;低效村庄用地9块,面积9.71亩。

  “五个一批”多元改造

  公益利用转换一批。一是赓续历史文脉。立足远安县作为中国“三线”建设的诞生地、是整个“三线”建设的188体育平台历史见证和典型代表的资源优势,利用“三线”建设工业遗存,建立清单,坚持政府主导,改造老旧厂房,注入现代新时尚元素,推进历史记忆传承、提升工业文创旅游,打造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三线”故事、弘扬航天精神的教育基地,形成城市文旅新地标。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利用企业低效用地及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城市“边角料”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开展停车惠民三年专项行动,在城区新建停车场14个,面积167990.76平方米,泊位数达到3111个;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口袋公园,2022年至2023年推进建设“口袋公园”项目8个,面积46411平方米,补齐民生短板,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城市颜值。

  腾退出清收储一批。充分利用收储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换鸟”这一治理低效用地的有力手段,探索多类型的土地收储模式,解决储备资金筹措难、地方财政压力大难题。一是探索开展挂账收储。先将土地使用权收回,待土地整理完成并公开出让后向原土地权属人支付征收补偿;二是落实全省关于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政策开展土地储备工作、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工作,发挥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土地储备和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工作的188体育平台作用。现已完成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土地储备项目及资金计划申报工作,涉及土地30宗1470.6亩,拟收储金额6.2531亿元。

  优化供应推介一批。一是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创新“土地+矿产”模式,在收回一宗58.02亩闲置低效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重新组织出让,以“捆绑”方式成功完成“马鞍山制碱用灰岩矿采矿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步配置、组合供应。二是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规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流程,推动信息公开、健全监管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承接用地企业,加速低效用地的流转和盘活。宜昌金五环机械有限公司因项目停滞、企业无意再发展,土地一直处于荒弃闲置状态,通过引进宜昌远宏钢化玻璃有限公司对该宗低效用地整体出让、建设钢化玻璃加工及钛合金窄边门生产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年上缴税收约15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个,被评为全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典型案例;灵活采用租让结合方式,推动湖北泓康药业有限公司低效用地通过长期租赁,吸引襄宜高速建设项目、湖北贤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宜昌天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远安县鑫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顺利入驻;其中贤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以食用菌、木耳等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的外贸企业其产品远销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2022年—2023年平均年香菇出口1.5亿—1.6亿,成为全县的明星企业。宜昌楚汉风木业有限公司曾是一家以木雕工艺品加工销售、木制品加工销售、家具加工销售等为主营项目的生产企业,后因市场影响处于停产状态,通过积极推介闲置土地和厂房信息,宜昌旺太新建材有限公司以租赁方式顺利入驻,使闲置厂房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帮助企业降低建设成本。

  改变用途调整一批。推动土地用途合理转换,允许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依法调整土地用途,研究原土地使用权人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签订变更协议的途径、完善低效用地再开发地价计收补缴标准。远安县金典物流有限公司原土地用途为仓储用地,因经营不佳,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申请将仓储用途变更为商服用地,在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补缴土地出让金后,成功招引某品牌酒店,利用闲置房产成功转型建设酒店。

  府院联动松绑一批。加强与司法部门的沟通联系,鼓励国有平台公司收购处置不良资产达到盘活闲置土地目的。远安县栖凤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开竞拍方式取得宜昌市交通银行对湖北泓康药业有限公司的主债权及从权利,为解除其宿舍楼及附属土地的查封和抵押扫清障碍,成为依靠府院联动推动闲置土地尽快变现的成功案例。

  “三个优化”保障有力

  优化行政审批。以审批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开展土地使用权预告登记和分割登记转让改革模式。为解决湖北吉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土地闲置风险,首次采用土地使用权预告登记方式,按照“先投入后转让”原则,在湖北吉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承接企业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后,为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办理预告登记,凭预告登记证明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手续,加速项目落地;探索开展分割转让登记服务,合理编制分割方案,办理分割变更登记,为不动产抵押融资和转让租售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途径。

  优化技术手段。加强技术赋能、系统支撑。应用遥感影像识别、大数据空间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开展低效用地的摸底调查,形成低效用地数据库,按程序上报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利用无人机巡查发现闲置土地线索、进行动态监测。

  优化考核机制。健全增存联动考核机制。建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低效用地盘活挂钩考核制度。根据市级下达的年度存量低效盘活考核目标,分发各乡镇年度存量低效盘活任务;根据当年度盘活低效用地规模,确定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