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湖北三峡地灾防护实现连续23年零伤亡

日期:2025-04-25 17:18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阅读量:

  近日,2025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趋势会商及工作部署会在武汉召开。会上,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沈伟志说:“三峡库区掉下一块石头,都会在中南海溅起一片水花。”这个生动比喻,道出党中央对三峡库区防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湖北始终将三峡库区作为地质灾害防治重中之重,筑牢地质灾害防护网,连续23年实现零伤亡。

  成功预警,零伤亡的硬核答案。2024年7月,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2.9万立方米山体滑移,归州镇贾家店村突发土质滑坡。危急关头,当地依托精准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成功转移群众210人,实现零伤亡。目前两地滑坡已启动应急治理工程。2024年三峡库区累计成功应对29起地质灾害险情,交出一份生命至上的硬核答卷。

  湖北省三峡库区典型风险区特征(秭归县沙镇溪镇梅坪村2024年7月雨后):公路边坡、屋后堡坎等临沟、临坎部位的浅表局部变形。

  “23年来,库区未因地质灾害导致一人伤亡。”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文峰表示,这一成果得益于“人防+技防”深度融合的防治体系。

  四级联动,空天地一体全覆盖。湖北构建起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网格,目前三峡库区1369处隐患点全部纳入动态监测,675名村组专管员、44名国土所管理员与13名技术协管员协同发力,形成“巡、测、整、让”闭环管理。2024年湖北争取6000万元专项资金,对51处隐患实施专业监测,并邀请殷跃平院士等专家现场指导,在秭归、巴东试点“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李晓春介绍,目前三峡库区5019处隐患点全部纳入“四位一体”群测群防体系,223处实现专业监测,102处高危岩崩塌隐患更实现“视频+气象”全天候监控。

  “库区地灾风险将长期存在,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高工叶润青指出,三峡工程运行、地质自然演化与人类活动叠加,要求地灾防治须久久为功。

  2024年7月17日8时40分,秭归县归州镇贾家店村1组湾水田发生土质滑坡。滑坡纵向长约250米,横向宽约160米,厚约20米,体积约80万立方米。

  对此,专家建议,强化科技攻坚,突破高陡危岩监测技术瓶颈,构建“空天地”立体观测网,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预警;夯实群防基础,优化群测群防员队伍,加强培训演练,扩大专群结合监测覆盖面;推进工程治理,加快实施《三峡后续工作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优先保障人口密集区、航道安全;源头防控风险,将地灾评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高危区群众避险搬迁。

  “守护三峡库区安澜,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民生考题。”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更高标准筑牢地质灾害“防护网”,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万千百姓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