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提质增量耕地迎来丰收季
近日,枝江市问安镇郑家井村一望无垠的田野里,金黄的谷穗丰硕饱满,微风拂过,金穗低垂摇曳,稻谷飘香。种粮大户王红云站在田坎上,看着两台联合收割机奔忙在自家种植的稻田里,喜上眉梢。
“家里种了多少亩水稻?”记者问道。
“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和自家原有的18亩田,一共种植了100亩水稻。”王红云回答道。
“多长时间可以收割完?”
“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调来两台联合收割机抢收,一天就能完成100亩水稻的收割。”
王红云告诉记者,他们家种植的100亩水稻预计可收获13万斤稻谷,施杨工贸有限公司的稻谷烘干厂距离稻田几公里,每收割一车稻谷,用货车运输到稻谷烘干厂烘干后直接卖给施杨工贸公司,稻谷不用晾晒了,销售渠道也畅通。
枝江市问安镇郑家井村的水稻喜获丰收。记者 龚昌俊 摄
郑家井村党支部书记陈启龙说:“从2022年开始,枝江市自然资源部门在郑家井村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通过多轮耕地流出整改,累计找回上百亩耕地。同时采取土地开发整理等多项措施,不断优化耕地资源空间布局,让小田并大田、低洼田变平整田、园地变耕地、闲置地变耕地,建设路、沟、渠,上千亩田地成了‘美丽田园’。村里组织大户对这些田进行粮食耕种,不仅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收割,而且防干旱、水涝灾害的能力显著提升,种植的粮食作物实现旱涝保收,农民种粮变得轻松了。目前,村里将3330亩田流转给12个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
陈启龙和王红云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王红云今年耕种的100亩田,种植了一季油菜和一季水稻。种植1亩油菜收获200斤油菜籽,100亩油菜籽收获2万斤油菜籽,1斤油菜籽卖3元,2万斤油菜籽卖了6万元,除去种植成本,纯收入约2.5万元。种植的100亩稻田可收获13万斤稻谷,每斤稻谷卖1.3元,可卖出约17万元,除去种植成本,纯收入约8万元。找回耕地、整治耕地为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大实惠。
在当阳市河溶镇民新村的一片稻田边,抽穗拔节的水稻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邓梦琦说:“这里过去是废弃的连片坑塘,2022年12月通过耕地流失整改,对这片区域废弃坑塘、低效园地、撂荒耕地等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开发、整理,变成了120亩的水稻田,村里将这片水田平均流转给了阎宏运等两个种粮大户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种粮食作物,村里每年增加了2万多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种粮大户阎宏运说:“我种植了60亩的地,每年通过种植油菜和水稻,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5万元。”
河溶镇副镇长杨涛说:“河溶镇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实行挂图作战,成效显著。去年,河溶镇找回流失耕地1.78万亩,整改任务完成比例为107%。”
汽车行进在枝江市、当阳市的田野上,随处可见青黄、金黄的田野,成片的稻田像柔软的金色地毯铺展在大地上,进入了丰收的季节。
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段永志介绍,在耕地保护工作中,通过充分挖掘潜力和整治恢复等措施,全市近两年共找回耕地35.3万亩,找回耕地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宜昌在全省耕地保护考核中名列非粮食主产区市州第一,切实落实“藏粮于地”。找回来的耕地由乡镇、村组织耕种,确保良田粮用,为农民群体的“钱袋子”和人民群众的“米袋子”夯实“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