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绿染矿区展新颜——宜昌46家矿山的生态“蝶变”

日期:2024-07-31 09:47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阅读量:

  盛夏时节,兴山县树崆坪磷矿树木葱茏、水流潺潺,厂房楼栋掩映其间,如同置身一座深山公园。

  曾几何时,由于长期无序开采,这里的山体“伤痕累累”,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连串生态恶果接踵而至。

  为推动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21年初,宜昌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将《关于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议案》确定为大会议案。同年,市政府出台《宜昌市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督办。

  “政府主导、企业主建、部门联动、属地落实、社会监督,将绿色理念贯穿探、采、选、加工、存储、运输、回收全过程。”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潘尔龙介绍,2021年以来,我市46家矿山通过市、县两级验收,全市符合创建条件矿山全部达到市级绿色矿山标准。今年,全市首批8家矿山进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其中,7家矿山被省自然资源厅推荐进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数字赋能 智慧矿山“不见矿”

  夷陵区樟村坪镇黑良山下,黄柏源清幽秀丽,一股细流从山间石缝涌出,注入黄柏河。3公里后,河水在峡谷急转弯,一头扎进三宁挑水河矿区。

  挑水河磷矿总面积22.66平方公里,相当于3000多个标准足球场,地面却不见一颗矿石。

风景秀丽的三宁挑水河矿区。三宁挑水河磷矿 供图

  7月22日,记者带着疑问步入矿区调度指挥大厅,只见工作人员轻拨远程操作摇杆,几公里外机械臂轻松击碎巨石,喷淋设施同步洒水降尘。

  透过可视化大屏,记者看到,井下矿石破碎、溜井放矿、皮带机运输、外运计量装车、选矿和充填等生产环节都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

  “从矿石破碎到坑口重介质选矿,再到尾矿胶结回填都是机械化封闭运行,采矿不见矿、废石不出井、矿石不落地。”湖北三宁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兴前揭秘,公司建成了条带开采、坑口选矿、胶结充填一体化绿色智能管控集成生产系统,资源回采率超90%。

  信步矿区,黄柏河“披绿”奔流,“晴天一片灰、雨天一路泥,远观像大雾、近看满身土”的景象不复重现。

  在水月寺镇后坪磷矿,磷矿运输管道沿河铺设,绵延50多公里,直通香溪河峡口港。

  “这是湖北首条磷矿管道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矿区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将有200万吨磷矿通过管道“流”出兴山,在降低污染风险的同时可节约成本5000万元,减少柴油消耗400吨。

  工艺优化 三废“重生”再利用

  走进树崆坪磷矿,加药后的井下废水与经过AO法工艺处理的生活污水“合体”,汇入平流沉淀池。池里水色清亮,数百尾鱼儿自在游弋。

  “在排水口对总磷、悬浮物、PH值及流量等因子进行监测,实时数据传送到市污染源管控平台。”矿长杨美洪说,过去磷矿废渣随意丢弃,废水乱排,一下雨,河水都是浑浊的。现在水质变好了,鱼也多起来了。

  “投资800多万元新建的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可处理1000多吨废水。”杨美洪介绍,前段采用多级沉淀池,设置自溢口,废水经过长距离平流沉淀后通过自动加药系统加药,随后进入大沉淀池再次沉淀,实现达标排放。

  树崆坪矿区清流潺潺,地处黄柏河流域核心保护区的孙家墩磷矿却“暗流涌动”。

孙家墩磷矿地下废水智慧处理中心。三峡日报记者 王昌明 摄

  从井口乘坐矿用运人车,在井巷蜿蜒穿行约20分钟,抵达地下400多米的智慧水处理中心。

  井巷中,一个个水池首尾相接,采矿废水经过混凝、平流沉淀、规整、压滤等工序,处理达标后由水仓抽到地表排放。

  “废水不出井,沉淀的泥浆还被压滤成泥饼,又充填到采空区,实现了循环利用。”孙家墩磷矿总工程师刘德锦说,项目投资3000万元,每小时能处理2000吨废水。

  废水变“活水”,废渣也涅槃重生。在挑水河磷矿,采用二级式泵送似膏体嗣后充填工艺,选矿产生的尾泥经过浓缩分级,分离出细颗粒矿作为末矿出售,剩下的尾泥经过沉降浓缩与其他辅料混合后由管道运至井下进行胶结充填,溢流的清水回转到选矿系统循环利用。

  一矿一策 矿区修复“绿生金”

  樟村坪镇羊角山村,西临兴山、北接保康,一脚踏三县,因山头似一对羊角而得名,是宜昌城区饮用水源黄柏河的发源地。

  来到该村黄家河磷矿闭坑修复项目现场,山坡上林木茂盛,山前平地上栽种的辣椒长势喜人。

  “通过边坡整形、渣场平整、覆土复绿等措施,恢复治理面积795亩,覆土复绿150亩,回填种植土3万多立方米。”夷陵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管股负责人张国亮介绍,生态修复了,村民栽种中药材和农作物,每亩年均创收5000多元。

  环境改善了,乡村旅游也热起来了,家住矿下的董云才投资50多万元办起了民宿。

  在董云才家门口,停满了外来车辆。一旁的湿地公园,游客休憩乘凉,打卡拍照。

  “天气热了,不少城里人上山避暑,9个房间都住满了。”董云才笑着说,靠民宿,每年可增收6万元左右。

废弃露天采矿场“变身”云上西寨民宿区。

  傍晚时分,同处该村的云上西寨欢呼声阵阵,樟村坪镇“村BA”篮球赛激战正酣。

  放眼望去,四季绿草树木及景观花卉五彩缤纷,健身步道贯穿其中。20幢木屋民宿依山而建,70多亩大棚一字排开,昔日的露天采矿场“变身”度假胜地。

  云上西寨总经理岳述明说,以云上西寨为依托,羊角山村目前共打造了48家民宿,发展了18家农家乐,民宿户均增收3.5万元,千余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

  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我市一矿一策,积极探索产业融合、价值转化路径。宜都市陈家河煤矿建成湖北唯一采煤研学基地,鹰子石建筑石料矿打造为农文旅综合乡村生态休闲度假园,南津关采石厂因地制宜呈现山水林草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