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着力提升产业用地质效
近年来,宜昌市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地,在招商中优先选择存量土地。积极探索实施“标准地”出让,有效提高了亩产均值,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
一是紧密出台一系列支持制度政策。2021年,宜昌市出台支持沿江化工企业腾退土地再开发利用若干措施,推动全市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从政府规范性文件层面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了“宜昌标准”;出台城区地下空间使用权管理办法,明确地下建设停车位土地价款优惠政策,对结建地下空间实行“一并供地、分次办理”。2021年,宜昌市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并获用地计划指标奖励2000亩。
二是精准编制存量土地“一张图”。宜昌市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位置、面积、现状等各类要素印制成图,在招商过程中,优先选择存量土地,严防新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今年以来,宜昌市已完成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1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1.64万亩。
三是明确“345”标准,提高工业项目准入门槛。2018年,宜昌市开始探索“标准地”出让。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已出让“标准地”107宗、8234.22亩。近期,宜昌市提出参照“345”的标准来考核衡量招商项目,即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均税收不少于40万元、亩均产出不低于500万元,其中化工园区工业用地税收不少于35万元/亩,以此大力引进一批亩产高、能耗低、附加值高、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产业项目,把最优的资源匹配给最好的项目。
四是增容“2.0”,提升产业用地经济密度。实行“零增地技改”,工业厂房进行改建、扩建及利用地下空间,不补缴土地价款。强化产业入园集聚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用地管理,建立差别化工业园区用地标准,调整优化宜都、枝江两个化工园区用地规划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益。目前,开发区综合容积率已由2020年底的0.93提升到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