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 | 宜昌今年批准建设用地3.78万亩 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日期:2024-12-19 16:01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阅读量:

  编者按

  2024年,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经济稳增长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两上四服务”,有效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助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

  四季度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进一步强化“收官”意识,开展“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用地保障专项行动,创新政策举措,精准对接指导,力争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更大贡献。日前,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公众号推出“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用地保障系列报道,第二期聚焦宜昌。

  今年以来,宜昌市自然资源部门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狠抓项目用地报批质效,认真贯彻省自然资源厅打造的“两上四服务”工作品牌要求,以及时、高效、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奋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截至目前,宜昌市已申报建设用地3.82万亩,批准建设用地3.78万亩,先后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襄宜高速宜昌段、湖北长阳清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提供了要素保障。

  “一张清单”摸需求

  年初积极梳理汇总各县市区拟开工项目用地需求,制定《宜昌市2024年一季度开门红用地情况统计表》,倒排批次项目组卷上报时间,按照项目用地组卷成熟一个上报一个;先后2次主动对接发改、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在省市重点项目文件未出台前以2023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先行开展项目用地保障,在省市重点项目文件出台后及时建立2024年度省市重点项目用地调度表跟踪服务保障;

  主动发函至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四个重大”项目用地跟踪督办表,定期对批次项目清单进行调度,实时更新项目用地需求,实行销号式推进,确保拟开工项目应开尽开。

  “一套机制”抓服务

  建立专班服务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员、一帮到底”的局领导+科室包联服务模式,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安排专班专人对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

  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每周梳理汇总项目用地进展和遇到的困难或堵点问题,每周一定期调度研判解决,推动项目用地报批无堵点、无障碍。

  建立前置审查工作机制,在全省首创集约用地前置审查环节,在土地征收预公告制作之前组织县市区开展项目用地前置审查,对批次建设用地的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和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标准、与城镇开发边界位置关系、项目用地类型等进行提前审查把关。

  建立“边组边审”工作机制,实行“容缺受理”、“前置审查”,将审查专班前移,明确市、县级审批专班先行“容缺受理”项目建设用地报批资料,实现一边组卷用地报批资料一边开展审查把关;建立“批供挂钩”工作机制,将承诺供地时间纳入申报建设用地的县政府请示文件和前置审查资料中提前把关,确保批次项目用地批准后能在规定期限内顺利供地。

  “一个标准”抓质量

  实行建设用地集中审查,成立集中审查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审查岗位、审查要点,确保建设用地申报内容审得全、审得好。

  实行建设用地审查季度通报工作机制,每季度在全市范围内对各县市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质量进行通报或问题提示,对报件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督促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深入剖析原因、汲取教训,确保类似问题不重复发生。

  压实责任确保准确补正。严格建设用地报批资料补正分级把关,压实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审查责任,对建设用地审查第一次发起补正,由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组卷报批股室负责人向市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组卷报批科室负责人汇报补正情况;对建设用地审查第二次发起补正,由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组卷报批分管领导向市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组卷报批分管领导汇报补正情况,确保建设用地补得快、补得准。